图们市聚焦“四字诀”培育理论思想沃土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时间:2024-06-19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佚名

今年以来,图们市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环节,聚焦“教”字当头、“干”字为先、“学”字为精、“新”字点睛的“四字诀”,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做到常规工作有重点、重点工作有亮点、亮点工作有特点,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和目标使命,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教”字当头,精心雕琢,让精品课程“活”起来

强化“政治之训”,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布局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坚持抓党建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设“3+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系列精品课程,打造现场教学矩阵,不断完善“党性+红色文化”“党性+民族团结”“党性+乡村振兴”“党性+图们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等教学内容,探索“资源共享、各有特色、上下联通、服务联动”具有党校特色的“主馆+分点”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路径,通过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3节理论课和充分利用图们国门口岸、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新时代朝鲜族新面貌(“四同”教育)、图们市向上街道朝鲜族民俗体验中心等4个民族团结现场教学点,做强“理论教育课”、做活“党性教育课”、做实“能力提升课”,现已开展现场教学6次。

“干”字为先,掷地有声,让科研咨政“动”起来

着力健全机制、强化协作、创新推广、压实责任,切实加强科研咨政工作,紧密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图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功申报省委党校《图们市乡风文明转化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问题研究》和《图们市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问题研究》两项课题,并邀请省委党校权威教师参与课题指导。课题组将主要对图们市乡村文明建设现状、图们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资源情况、乡村文化资源、传统特色文明资源等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图们市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产业总体空间规划、文旅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对策建议。

“学”字为精,文化浸润,让思想根基“亮”起来

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紧密结合图们市地方特色,全面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基地创建工作。以“一廊一室一课堂”集观学体验为一体,采用“进日常+进课堂+进课题+进咨询”的“四进”模式,为全市各族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基础。基地通过多个维度精心设计理论宣传阵地,营造了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同时,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室、阅览室、馆藏,并新购百余册图书,为学员了解民族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此外,设立了图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室和专职讲师,展陈内容设置“百年锻铸同心筑梦”“凝心铸魂交融共存”“和合共生图强有我”3个部分。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的形式,直观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溯源以及图们市各族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近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室已投入使用,共接待2个班次,150余人,今后将会面向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开放。

“新”字点睛,头雁精神,让民族团结主旋律“响”起来

立足自身的职能,奋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主体班次,实现主体班培训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流动党校”新模式,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载体、讲好“四个”故事,通过创建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职教师+业务骨干”为核心的师资配置,释放头雁精神,把党在民族团结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路线方针政策等传递给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进“流动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街道)、进社区(村屯)、进学校、进部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助力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图们市统战部)

(编辑:张宁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