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两把艾蒿事儿,乡里相亲的,至于吗?”6月10日端午节早上,两位卖艾蒿的村民在小市场争吵起来了,在此地巡逻的蓝盾“义警”简单几句话就“熄火”了。
“警地融合”开展后,伊通县公安局景台派出所成立了蓝盾、守护之星两支义警队伍,成员来自各个村委会治安积极分子、退伍军人及老党员,不仅破解了警力不足的“瓶颈”问题,还让辖区治理成效得到逐步改善和提升,真正让群众触碰到了“摸得着”的安全感。
护校安园“义”不容辞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切实维护辖区的稳定,景台派出所积极构建“公安蓝+义警绿”警民联动“护校安园”模式,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出行。按照辖区实际情况,以上下学重要时间节点,安排警力和义警队员采取“流动巡逻+固定点位”模式,开展“护学岗”工作,密切关注校园周边的可疑人、车、物,切实提升“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同时对校园及周边开展巡防联动工作,有效预防涉校案事件的发生。看到身边“民警+义警”忙碌的身影,不少接送孩子的家长由衷表示:“心里很踏实。
巡逻防范“义”无反顾
“路面见警察、见义警,安全感十足!”出来遛弯的赵大娘说道。景台派出所引导民警和驻村辅警自觉发挥“火车头”作用,每周至少带领“义警”队伍在本村内巡逻一次,对重点区域、人员聚集地段及易发案部位加大巡逻密度和频次,实现互防联动、协作共防。
如今,“义警”队伍已频繁出现在村头巷尾和各个集市……这支“看得见、用得上、有活力”的“义警”队伍,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化解矛盾“义”马当先
“穿上义警马甲,就意味着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就要好好地为群众办实事!”义警来自于群众,把村屯当成自己的家,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他们除了在“人熟、地熟、情况熟”方面发挥的优势外,还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巧嘴巴、小帮手”的作用,全方位助力矛盾隐患排查纠纷调解等。截至5月,主动预警矛盾纠纷4起,配合民警化解矛盾纠纷13起。近日,伊通县景台镇某村一名义警在发现村民发生矛盾纠纷后及时向派出所报告,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双警”合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群众,共同化解了一起因购物引发的一起纠纷,避免矛盾升级,促使双方握手言和,一场矛盾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伊通公安)
(编辑:杨雅秋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