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人民法院:情法交融 温情守护

时间:2024-05-15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佚名

一个离婚案件的背后是一个家庭,调解好一个案件就是挽救一个家庭。近年来,珲春市人民法院用司法之针修补濒临破碎的家庭,始终践行“和合”理念,积极化解各类家事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以爱为梭,织密家事审判司法“保护网”

在一起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中,两个孩子的父亲早年病逝,母亲在外地一直未尽到抚养义务。两个孩子跟随其祖母生活,三人居住在祖母申请的廉租住房内相依为命,可祖母突然离世,让孩子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后因其母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且没有能力照顾两个孩子,由其叔叔承担起照料俩孩子的重任,并申请撤销孩子母亲监护人的资格,指定他本人为俩孩子的监护人。

该案件由珲春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法官王晶审理,在走访调查中,王晶得知两孩子祖母已过世,两孩子无法在其祖母申请的廉租房内继续居住,导致没有住所。于是,王晶与住建部门取得联系申请延长两孩子现住所的时限,让两孩子有了安身之所,至此案结事了。虽然案件很快得到解决,但两个孩子的情况始终挂在王晶的心头,这让她化身“法官妈妈”,经过两年的资助与照料两个孩子也都已长大成人,其中一个孩子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在两人考上大学的那一刻也将好消息和内心的喜悦分享给了“法官妈妈”。

王晶说:“在家事纠纷案件办理过程中,我常常想,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生命,更多的应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与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任何一方的关爱与教育。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是我仍然坚定地希望,司法的力量可以打破黑暗,让阳光照进生活的裂缝。”

以爱为径,绘就家事审判最大“同心圆”

在该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丈夫比妻子大四岁,他们从山东搬到珲春已经七八年,五年前丈夫修缮房屋时不慎从房上跌落受伤,至今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为了治病他们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又欠了不少钱。家里两个女孩儿还在上学,丈夫看病吃药,都靠妻子一个人边打工边照顾。看着妻子还年轻,丈夫不想再拖累她,几次与妻子商量离婚,但都被她坚决拒绝了。后来丈夫趁妻子不在,偷偷打电话让朋友帮忙委托律师到法院立案。

该案件由珲春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法官金今福审理,通过拉家常和背靠背谈话,金今福了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二人虽经媒人介绍相识、相恋,但是婚后相敬相爱,生活虽然不算富足,但也是美满幸福的家庭,丈夫卧床后,妻子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丈夫和孩子。本着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最后,双方当事人在离婚调解协议上签了字,孩子由妻子抚养,离婚后仍由“妻子”继续照顾“丈夫”。

案件结束后,金今福她将自己孩子的衣物还有其它生活用品一并送给这对“夫妻”,并帮助其“妻子”找了一份工作用于填补家用。每当逢年过节,金今福经常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们,并将对方的孩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成为了“法官妈妈”。后来该家庭回到了山东老家,二人时常通过电话联系金今福,讲述生活近况,告知金今福,‘妻子’考大车驾照找到了一份开公交车的工作,经过这三四年的资助与照看这个家庭逐渐有了起色。

金今福表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家事审判每一个案件中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作为法官要帮助双方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姻观、责任观。

把案件判公,把人心判暖。家事案件的审理不同于其他案件的案结事了,除审理案件、定分止争外,还承担着帮扶、暖心回访、预防犯罪、深入法治理念的重任,家事纠纷的背后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关系到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珲春市人民法院通过定期回访、爱心帮扶、普法课堂、法院开放日等方式,彰显司法温度,守护“小家”的幸福和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珲春市人民法院)

(编辑:张宁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