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汪清县新民街道新华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区工作中,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持续掀起创建工作新热潮。
聚焦“共居共学”,系牢民族团结精神纽带
该社区依托“石榴红”宣讲团,深入到小区、凉亭等地,开展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的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红色教育理论等,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为抓手,紧扣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成功举办文艺汇演、走访慰问15次,并在新华小区设立多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板,让各族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聚焦“共建共享”,丰富民族团结交流载体
通过举办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法规专题培训,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石榴红”宣讲团定期宣讲民族政策法规,并通过社区短视频平台推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课堂、应知应会10余期,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共享”氛围,强化宣传教育。联结驻街单位、包保单位,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每周五到辖区内对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以实际行动带动各族群众实现从“跟着干”到“主动干”的显著改变,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聚焦“共事共乐”,深化社区发展治理体系
该社区立足居民所需,修建“党红议事亭”,从空间上拉近了各族群众的距离,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通过“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小区党员+群众志愿者”履行“调解员”职能,让矛盾化解在基层,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安全基石。截至目前,组织居民在议事亭中开展各类活动10余次,调解大大小小矛盾纠纷17件,组织宣讲团进小区、楼栋开展宣讲活动10余次,参与居民群众80余人次。在重要节日期间组织辖区文艺团体开展“红歌演绎”“舞艺大比拼”等主题活动10余次,多层多角度突出中华民族“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让各族居民凝聚起同心同德的团结力量,不断深化“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创建工作,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绽放。(汪清县委宣传部)
(编辑:张宁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