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时间:2024-03-26来源 : 吉林日报作者 : 于淼

农机设备现场作业

三月的东北,乍暖还寒,正是盐碱地备耕的关键期。在大安市龙沼镇、新平安镇,近2000公顷盐碱地治理项目已经全面启动,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正在被唤醒。

在大安市盐碱地治理项目现场,耕地的增施有机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为了确保有机肥在耕地解冻前全部增施到位,钩机、铲车、抛粪机齐上阵,数台大型设备来回穿梭,力争在短时间内以每公顷30吨的标准,将5.94万吨有机肥全部抛洒完成,为今年的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目前这段时间正是抛洒有机肥的最好时节,趁着土壤还没全面开化,机械车辆方便作业,抛洒也更均匀。”大安市龙海灌区盐碱地治理项目标段负责人董要东说,抛洒有机肥是为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大量增施有机肥能够使土壤更肥沃,实现高产稳产。

大安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曾有盐碱地近100万亩,由于土壤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很难正常生长,因此也被称作“地球之癣”,但随着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项目工作的不断推进,2023年,大安市就完成了5.28万亩的建设任务,并实现了当年整地,当年治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2023年改良后的产量达到每公顷1万斤以上。按照这个效果,4年后,每公顷达到1.5万斤以上是没有问题的。”大安市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说。

目前,大安市探索形成了“以水定地、集中连片、生态改良、良种自育、现代化生产经营”的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安模式”,实现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增效的“多赢”局面,也成为吉林省新的粮食增长极。

(编辑:张文秀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