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赉县镇赉镇南岗子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走笔

时间:2023-12-08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佚名

小小村落,如何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好推进乡村振兴,留住诗意乡愁,催生“美丽经济”?

冬日12月,漫步在镇赉县镇赉镇南岗子村,一条条柏油路面干净整洁,一座座房屋坐落有序,一栋栋大棚整齐排列,绘就出了新农村的生机盎然。

近年来,镇赉县镇赉镇南岗子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和小冰麦特色产业,先后投入5300余万元在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乡风文明提升及特色旅游等方面进行改善升级,让小小村落变了大样,也让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乡村,大棚铺就致富路

南岗子村位于镇赉县城南郊1.5公里处,下辖2个自然屯,常住户数404户、970人,建设大棚1009栋,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棚外寒意渐浓,棚内却温暖如春。走进一座“日光温室”,通透的棚膜、宽大的骨架,让棚室内的空间更显宽敞。“我这茬菜马上要收了。”高立新指着棚内的成片的蔬菜笑着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阳光铺洒在嫩绿的菜叶上,硕大的擗梆菜在温室大棚的“保护”下长势喜人,露珠沁润其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还没等记者开口询问,他就激动地介绍说:“我种的这种擗梆菜只需要两个多月的生长期就能收获,单单这一栋大棚里的菜就能让我收入7万多元,厉害吧!”

据他介绍,这已经是他今年冬天种的第二茬菜了,他头一茬种的黄瓜也获得了丰收,这无不得益于他们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镇赉县领航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姜文革说:“我们积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认真听取科技人员、乡土专家的培训指导,在大棚的高度和空间上有所增加,同时通过地膜覆盖、甜瓜吊蔓、嫁接技术、蜜蜂授粉等暖棚种植新技术,让农民在种植技术上不再发愁。”

现今,该村通过大棚种植的菠菜、芹菜、茼蒿、辣椒等反季蔬菜,除了可供应全县居民食用,还畅销到了北京、长春、沈阳、齐齐哈尔等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保供“菜篮子”,这里生产的有机蔬菜也成了百姓餐桌的“放心菜”。

而早在1998年,南岗子村就凭借敢于尝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从省农科院引进小冰麦33号,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整理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种植技术。现如今,该村小冰麦的种植面积达到170多公顷,占该村种植总面积的35%。在此基础上,南岗子村又在2015年创建了小冰麦深加工车间,面粉加工量每年可达250吨。2017年,南岗子村还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绿色、高产、高效小冰麦示范区。同时,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帮助协调下,南岗子村与长春一汽扶贫馆签订了长期面粉回收订单41.5吨,村里以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回收村民手里的原粮,带动全村20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让村民种植的小冰麦不愁销路。

美丽乡村,环境激发新面貌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人在画中。经过多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南岗子村华丽蜕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千村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典型村。

为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南岗子村先后投入4500万元,铺装白改黑硬化路7350米,建设围墙14046米,安装新大门334座,铺设路肩彩砖12800平,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建设文化广场1200平,墙体绘画1000平方米,南岗子村作为全省唯一旱田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建设示范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建设529公顷,该村还聘用了第三方对村内的生活垃圾统一进行转运处理。

日渐宜居的环境,越发美丽的家乡,极大增强了村民们的幸福感,也同样激发着村民们的参与热情。如今的南岗子村,大家齐动手、家家共参与,携手共建美丽村庄,努力用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诗意。

此外,他们还充分发挥扶贫产业收益效力,开发保洁公益岗,常态保持人居环境。镇赉县镇赉镇人民政府镇长方东明说:“每年春季我们都会对村屯进行栽花美化,为村民们打造“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的良好生活环境。”

村屯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南岗子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在好风景里创造好日子。

美丽乡村,资源释放新动能

伴随着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推进和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走进乡村,走到田间,在农村住下来,玩起来,以观光乡村、体验乡村为主的旅游产业正悄然形成。

为牢牢抓住乡村旅游这一有利契机,南岗子村依托近郊游优势,投入各类资金1000万元,形成了一条“百年福榆—农耕博物馆—大棚采摘园—东湖生态园”的乡村旅游路线。

时间流转,岁月更替。记者跟随镇赉县镇赉镇宣传委员于伟男游走在村落之中,而远近闻名的“百年福榆”就矗立眼前。它那苍劲的树干彷如“龙须”,见证了百年风华的老榆树如今依旧承载着无数人对幸福生活的期许。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与之合影留念,而树下的许愿墙上,写有“健康长寿、金榜题名、岁岁平安”等寄托人们美好愿景的许愿牌随风摇曳,数不胜数。家住白城市的市民任俊说:“每年我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写上一个愿望来保佑儿女健康平安,顺便再带回去点绿色蔬菜,一举两得。”

绕过老榆树,走进与之相邻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这里陈列着百余件从清代到近现代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大到木结构的马车、木工用具,小到手电筒、烟袋锅……这一幕仿佛穿越百年,几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几十年前的乡愁记忆在这里引发共鸣,同时久经沉淀的乡土文化也在向世人展示着先人的智慧结晶。

于伟楠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利用好特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从乡村、田园、农田里挖掘旅游特色,做好城镇和农村文章,同时做好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的乡村旅游文章。”

农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建设全速奔跑,南岗子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行走其中,阵阵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古朴静谧的村庄,宽敞整洁的柏油路,喜笑颜开的村民,处处呈现出“让乡村旅游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和生动期许。

南岗子村,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农村,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村民带来的精彩蝶变。(镇赉发布

(编辑:张文秀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