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粮记——从“大安模式”看苏打盐碱地改良的“吉林处方”

时间:2023-10-31来源 : 吉林日报作者 : 于迅来 赵宝忠 孙翠翠

写在前面

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人民正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思想与吉林人民的朴实探索,形成了一种历史的相遇,构成了吉林西部盐碱地综合利用最细腻也最磅礴的起笔。

十月,天高地阔,稻浪如海。

金黄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次第前行。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吉林大安正在收获。

“‘吉粳816’亩产1200斤!”

测产专家站在田埂上,公布了我省自育水稻品种“吉粳816”在海坨乡盐碱地上的平均产量。

田野里,顿时沸腾起来。

此刻,500公里以外的上空,“吉林一号”卫星正以更广阔的视角俯瞰着这场大地之变——

海坨乡、大安市乃至更为广袤的松嫩平原盐碱区,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白”,如今已是一望无垠的“金灿灿”。

国家战略下的粮食大账

“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

——习近平

“风吹沙土遍地跑,盐碱地上不长草”。

在总面积为4879平方公里的大安市,这样的民谣广为流传。

这些“不长草”的盐碱地,被称为“地球癌症”或“地球之癣”。

盐碱地变“米粮仓”,是人类的梦想,也是全球性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多次强调要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5亿亩!什么概念?

“如果按一亩地可以产1000斤粮食算,5亿亩能产5000亿斤。”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马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

“我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为678万亩,集中分布在西部白城、松原两市。2022年以来,我省谋划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土地整治项目145个,计划新增耕地70万亩,实现种植49.4万亩。”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粮食大账,算的不仅仅是粮食账。

“在盐碱地种植水稻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能发挥人工湿地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道出了“以稻治碱”的生态意义。

2022年9月,吉林省被确定为盐碱地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试点规划到2025年底,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61万亩,新增水田30万亩、改善水田23万亩。

生态大账,润物于无声。

放眼大安市,通过盐碱地治理新增水田12.73万亩,燕麦、小冰麦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羊草、芡实、菱白种植渐渐兴起。湿地养蟹、稻田养蟹、湿地芦苇秸秆种蘑菇等不断拓宽农民利用盐碱地致富的道路……

“2011年以来,以大安等地为核心,白城市不仅增加了13.74亿斤粮食产能,还统一打造了‘白城弱碱大米’‘白城燕麦’‘白城绿豆’等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了肉牛、奶牛等草食畜牧业,为市场提供了安全的肉、蛋、奶。”白城市副市长黄秀清说出了强化大食物观,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的粮食账、经济账、长远账。

农业大省的久久为功

“在科技、水资源、资金、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让盐碱地从‘不能种粮’到‘不只种粮’。”

——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上的专家发言

9月14日刚刚开馆的中国大安盐碱地治理博物馆内,大安市治理盐碱地的历史清晰可见——

从农民自发的“客土改良”,到1986年当地政府引导全市农民“以稻治碱”,再到全省以大安等地为核心区域进行盐碱地改良的探索,我省已经走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三权分置等政策推动零散的土地“集中连片”,“河湖连通”等水利工程强化了水资源保障……一系列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举措在更高层面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做足了准备。

此刻,我省盐碱地综合利用正蹄疾步稳。

在全国率先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有遵循”。

摸清盐碱地“家底”,编制建设方案,强化规划引领,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方向”。

在大安市建立5000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邀请11家技术单位进行改良技术“比武打擂”,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抓手”。

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技术标准,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有规范”。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联动,统筹推进试点建设,保障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样板”。

蓝图绘就,号角催征。

中国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等“国家队”“省队”“地方队”带着各自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向大安市汇集。

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大安市建基地、盖厂房,扎根落户。

天南海北的科研单位、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

“加大‘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科技攻关力度,创制耐苏打盐碱新种质资源200余份,筛选耐盐碱农作物品种87个。”

“水利骨干工程总投资54.67亿元,共包括三个片区、三项工程……”

“创建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研发盐碱地水田灌排洗盐技术等。明年1月,将启动实施‘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10月27日,在吉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分别答记者问。

“经过长年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以水定地、集中连片、生态改良、良种培育、现代化生产经营’五位一体的‘大安模式’。目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4个,新增粮食产能1.55亿斤。”大安市委书记杨国辉说。

“‘大安模式’是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治理盐碱地的科学‘处方’。”在大安市挂职副市长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杨昊谕说,“大安模式”,不仅将难以利用的苏打盐碱地变为良田,也为全国乃至国际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生态化治理样本。

“吉林处方”带来生态之变

“鸟成群,蟹结队,盐碱地里风光醉。土变黑,地变肥,老农洗脚上楼睡。”

——大安市盐碱地上新民谣

大安市叉干镇民乐村1.5万亩水田进入秋收尾声。

“盐碱地里种上了水稻,变成了人工湿地小环境,雨水也多了,空气也湿润了……”民乐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江告诉记者, 2021年民乐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秋风起,蟹黄肥。

如今的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芦苇茂密、鸥鸟翔集。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村民在芦苇荡、水田里养殖螃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来创业。”村民韩忠海告诉记者,经过近20年的盐碱地生态治理,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新平安镇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不仅把盐碱地变成了水稻田,还建设了花园式安置小区和现代化牧业小区,近500户农户全部上楼。”新平安镇党委书记温占波介绍。

唤醒“沉睡”的盐碱地,大安市换了模样。

作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城市,白城、松原铆足干劲奋战正酣。

白城市累计投入资金98亿元,新增耕地33.79万亩。

松原市累计投资90亿元,开发盐碱地32.4万亩。

秋意正浓,无人收割机等智慧化、数字化的农机在盐碱地上挖掘着粮食增产的潜力;盐碱地专用有机肥生产线、现代化稻米加工厂正拔地而起;绿色、有机弱碱性大米种植又爆出“蟹田稻”“鱼稻共生”等新亮点;带有盐碱地风情和故事的民宿、农家乐为乡村特色游的客人们提供了留下来的兴致。

“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嘱托响彻耳畔,盐碱地上,吉林人民脚步更加铿锵……

(编辑:马天海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