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辽源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拓展延伸服务触角,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推动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保障民生践行为民宗旨
韩国籍青年小南是辽源市一家袜企的技术骨干。2020年12月,他取得了辽源地区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并办理了医保手续。2022年1月,小南患重病到吉大一院手术,在办理入院手续时,发现医保卡信息不全无法使用,家属找到辽源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求助。
出入境民警了解情况后,及时与省市两级医保部门沟通协调,快速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在一周之内办结了医保费用的报销事宜。“入境管理局是真心实意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给我们企业聘用外籍人才创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小南所在企业的负责人说。
辽源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服务窗口
“出入有境,服务无境。这是我们一直追求和坚守的服务理念。”辽源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张益昆说,近年来,为了给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他们陆续推出一系列服务举措。
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紧急情况开设“绿色通道”;设立金牌引导员,在办证高峰以及节假日开展受理申请服务;组建“登门办证”志愿机动队,主动为6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残疾人、身患重症急需赴境外就医的患者、团体出境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登门办证”服务……
据了解,辽源市出入境管理局服务涉外企业18家,通过入企走访,增加了警企沟通,进一步融洽警企关系,打通警务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涉外管理工作质量。
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警察同志,我们企业急需办理一批许可证,用于项目招标,现在能行吗?”大年初三,吉林省某爆破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急匆匆地拨打辽源市公安局综合服务窗口的值班电话。因企业要在3日后参加项目招标,急需办理企业爆破技术作业人员许可证。
了解企业需求后,窗口民警第一时间来到单位,帮助企业办理审批手续,不到一个小时便打印出了相关证件。“公安民警的服务真是太给力了!”拿到证件后,企业工作人员说道。
为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辽源市公安局秉持“向细节要质量,向问题要进步”的态度,进一步深化“一门通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马上办、网络办、贴心办”,稳步提升公安机关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水平,实现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辽源市公安局“互联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窗口
2022年以来,辽源市公安局以推动“一门通办”改革为核心,进一步优化窗口设置,对全部297个服务事项开展新一轮“减材料、压时限、优流程”活动。户政窗口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放宽民营企业人员落户政策;出入境窗口增加出入境通办业务,在车辆大厅增设窗口;车辆窗口采取中午不休、晚间延时等方式,每天增加办公时间2.5个小时,保证群众当日办结车驾管业务。
结合工作实践,辽源市公安局对前期平台优势服务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驾驶证补换领、申领车辆免检标志、居民身份证两年内丢失补领等一批平台优势服务事项。2022年累计办理车辆、驾驶人补换牌证等业务17万件次,为群众提供邮寄服务3000件次。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现实需求,辽源市公安局及时提供贴心服务,采取“足不出户网上办、部分业务延期办、紧急业务上门办”等利企措施,窗口分设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引导企业员工通过“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交管12123”App,对急需用证的复工企业、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服务事项快速办理、邮寄送达。
护航经济筑牢发展基石
为了让群众在春节期间可以享受到便捷优质的车驾管服务,辽源市公安局车管所在春节假期分时段开通服务窗口,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满足返乡探亲及特殊人群办理交管业务需求,营造便捷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辽源市公安局重点围绕辽源市重点项目、产业目标,构建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对辽源市50户重点企业、42户规模以上企业等单位,属地公安机关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参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安全防范标准,帮助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指导帮助重点企业等内部单位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夯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合理规划部署巡控点,加强园区周边巡控统筹调度。
辽源市公安民警深入企业工作
2023年初,辽源市某铝业公司负责人来到高新分局报警称,其企业内部服务器遭到恶意攻击,导致系统崩溃,无法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接警后,办案民警进行现场勘验,并锁定嫌疑人,将其抓获。“多亏公安机关快速破案,让我们企业能及时恢复生产,防止发生更大的损失。”企业负责人感慨。
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辽源市公安局向涉企犯罪持续发起凌厉攻势,重点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恶意逃债、高利转贷等违法犯罪行为。据介绍,2022年以来,辽源市共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17起,抓获涉企犯罪嫌疑人21名,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破案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此外,辽源市公安局全力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加强说理执法措施落地,加强依法免责免罚清单落地,加强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落地。同时,全力开展“法制千警阅万卷”活动,加强警情监督和受立案监督,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各类报警求助,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做到有警必接、接警必处、有案必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治环境。
(编辑:王唯健 责任编辑: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