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打造队伍安全稳定和谐的良好格局,吉林总站开山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紧贴形势任务,立足队伍实际,紧扣从严管党治警工作目标,积极探索队伍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形成纪委监管、部门主管、条令促管、战友助管、家属协管、警地联管“六位一体”管控模式,全方位、无盲点、不间断对队伍人员进行管理,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明权压责,纪委监管责任化。始终筑牢“初始即严、全程从严、一严到底”的鲜明导向,压实监督责任,发挥职能作用,按制度管人、按流程管事、按标准管理。定期分析研判队伍安全管理形势,紧盯“人车枪、酒网密、黄赌毒、贷骗诈”等队伍管控风险点,做实管理教育、监督检查、函调情况等工作,切实将常态化监督管理渗透到执勤执法、工作训练、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严格“四个秩序”,做实“两个经常性”工作,侧重抓好“面对面”教育管理、“点对点”帮扶转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堵塞漏洞、消除盲区,确保队伍和人员的监督管理到位。
二是发挥条线作用,部门主管区域化。坚持层级压实监督管理责任,推动各处室条线区域块监督协同作战。各处室队领导作为各部门第一管理责任人,发挥纵向管理工作链条中的“传送带”作用,抓好对所属人员经常性的管理教育、谈话提醒、帮扶指导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引导所属人员做到提升责任感、调到积极性,减少负面情绪、规避不当行为。按照“宽严适度、关爱有加”的原则,切实加强所属人员管理,及时关注困难和需求,采取批评教育、鼓励关怀相结合的方式,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及时化解倾向性问题,以一区一域的稳定维护大局稳定。
三是严格执行规定,条令促管制度化。将条令法规作为队伍运行基础、人员行为准则,围绕条令法规、管理规定等内容,开展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内务管理规定》学习活动。通过采取定期组织学习考试,每月严整队容风纪,每季度开展大检查的方法,形成了以学促管、强化作风、狠抓秩序的良好局面。先后完善队伍正规化管理建设22项措施和工作清单,健全《日常量化考核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加强正规化管理,形成了用条令制度规定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刚性落实公安部严禁违规宴请饮酒“六项规定”、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八条铁规”“六个严禁”等铁规警令,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酒精检测等方式,纠治突出问题,确保队伍高度安全稳定。
四是延伸管理触角,战友助管贴心化。改变过去以往“被动式”“应急式”管理方法,注重发挥“战友情”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民警转变观念、延伸触角,协助单位做好身边战友的“贴心人”“提醒人”“监督人”。要求民警不忘初心、不退本色,针对存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战友,在启发自觉、行为引导上下功夫,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以交流疏导、互勉共进的方式,帮助身边战友减少抵触情绪、化解思想疙瘩、走出心里雾霾,从而激发战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营造了全员共建、全员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是建立云端沟通,家属协管共建化。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家队共育”管理教育模式,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一体的共教共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等方式建立家属联系群,要求民警轮休、串休、休假离队后在微信群内通知家属,民警到家后及时在家属群内进行反馈,便于对离队人员的跟踪管理。加大与家属沟通频次,及时发布重要提示、有关精神、工作通知、廉政提醒短信等方式,争取家属们的理解支持,配合单位合力做好民警职工“八小时以外”管理教育工作,切实用好家庭和队伍联动共管,确保从严治警“无死角”。
六是利用社会资源,警地联管联动化。为严明队伍纪律规矩,提升队伍执法和监督能力,本着资源互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原则,利用驻地优势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载体,加强与龙井市纪委监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动联络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队伍管理提供相关数据、问题线索等,先后邀请公安交通、检察院、法治安全教员,开展酒驾、民法典、安全教育等专题授课,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增强了民警法纪意识,筑牢了遵规守纪思想防线,坚决抵制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吉林总站开山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编辑:王唯健 责任编辑: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