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绿园区推进河湖长制 提质增效厚植生态根基

时间:2022-09-20来源 : 长春日报作者 : 朱怡 孙建一

1.jpg

曾经的荒地水洼改建成人水和谐的天香公园。

“坚持生态强区,真正建设看得见蓝天碧水、听得见鸟语蛙声的魅力绿园”,这幅优美宜居的画卷正点滴渗透进绿园版图,变身成一处处生态实景——长春市绿园区已消除18处黑臭水体,完成了3个街道7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西新、合心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长春市绿园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做足“水文章”,释放生态优势,用一项项有效举措,一次次实际行动,勾勒出一幅立体的秀美生态画卷。

24条河流14个湖库水体配备“专属管家”

“有一次,早上4点我送孩子去火车站,回程路过翟家明沟,发现有一支车队正沿着河边道路向深处驶去。”长春市绿园区林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河长李德昌意识到车队有问题,便悄悄跟上,并通知执法部门,及时制止了建筑渣土非法倾倒行为。

3年多,李德昌与翟家明沟这条河的故事不胜枚举,自2019年任河长以来,他便成为这条河的“护花使者”,从清理水底水面泥污、拓宽水面,到岸线动态监控,他始终陪伴在侧。

而那一次凌晨“偶遇车队”也并非偶然。“我们在前期走访调查时发现,治理翟家明沟的最大难点就是偷排乱倒,这些违法行为多半发生在凌晨。”针对这一现象,李德昌与各级河长、民间河长组成夜巡小队,轮流值守,坚持每夜巡河,不给偷排乱倒行为留一丝缝隙。如今,翟家明沟也已从曾经的“垃圾场”回归到一条溪水潺潺的河流。

如翟家明沟一般,长春市绿园区共有24条河流、14个湖库水体纳入河长制管理,全部设立河湖长,可享受多项管护服务——

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所有河湖进行深入排查整治;对水体问题进行不定期督查,去年共交办问题30件,督办问题1件,问题全部解决;严格实行畜禽粪污统一转运和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目前粪污利用率达97.79%;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管理、区统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随意倾倒……全方位管护让一条条河流、一处处水体焕发生机。

126名河湖长用“铁脚板”走出宜居水环境

长春市绿园区同心街道天香社区党总支书记于洪玲是长春市绿园区126名各级河湖长中的一位,自任湖长以来,她便养成了上班前先逛公园的习惯。

“社区离天香公园很近,上班前,我会提前1个小时先到公园走走,围着湖面绕一圈,看看湖面有没有漂浮物,岸线有没有垃圾。”于洪玲每周坚持巡湖一两次,发现问题及时与公园管理方协调解决。

碧波荡漾,草翠花芳,曾经的荒地水洼改建成天香公园,成为周边百姓休闲娱乐之地,在于洪玲眼中,守护一池碧水就是守护百姓的美好生活。

自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长春市绿园区不断完善河湖长配置,明确河道、湖库水体责任,实现长效管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工作管理机制,强化水面、河岸卫生日常保洁。长春市绿园区共设126名河湖长,其中包括30名民间河湖长。去年一年共清理河湖岸线垃圾500余吨,水面漂浮物、生活垃圾等2083处。出动1228车次、4167人次,不断加强日常巡查,严格执法监管,有力保障了河湖“健康”。绿园区不断完善河湖长制体系建设,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河湖管理整体合力,严格河湖长制考核评价,促使河湖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河湖长制科普宣传向纵深推进,积极推动公众主动参与河湖保护。

7方面30项具体任务描绘生态图景

“我们将全力实施‘生态强区’战略,围绕38条河湖水系,推动全域净水、沿线建景、河湖连通,打造亲水乐水的‘生态水廊’。”长春市绿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长春市绿园区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高春仁介绍,今年,长春市绿园区全面部署,从7大方面分解30项具体任务,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强化河湖长履职能力建设,加强河湖长制监督检查,加快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实有效”转变;抓好重点流域治理保护,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开展“一厂一策”提质增效工程,推进水污染防治;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动水资源节约保护;紧盯农村水环境重点问题、农村黑臭水体,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水土流失防治,稳步推进水生态修复;强化法治保障,加强执法监管,完善“河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完善监督制度体系。一项项部署聚焦生态引领共建共享,描画出一幅幅人水和谐绿色画卷。

(编辑:王唯健  责任编辑:赵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