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因文明而美丽。自辽源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多点开花,竞相绽放,全域推进的新格局,为辽源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价值引领标注精神坐标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探索。
辽源市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高标准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初步战果。截至目前,建成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架构,市级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负责指导县(区)文明实践工作。县(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30个乡镇、17个街道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518个村、45个社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公共资源,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为改善人居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相继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疫情防控、农技指导、法律宣传、安全出行、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工程。充分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的示范带动作用,收集红色家风故事,传播红色革命家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分享活动200余次,挖掘、整理新时代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用身边的家风故事、讲述好家风。
景观带焕然一新
弘扬好人善举构筑道德高地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
开展“文明辽源—擦亮行业窗口行动”。作为“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活动的细化措施,为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评选辽源市首届“诚信企业”“诚信人物”“文明诚信窗口”“文明诚信明星”各15名,在“辽源市‘创城、创诚、创成’启动仪式暨最美诚信人物发布”上进行隆重表彰,倾力打造典型示范引领导向效应,让诚信成为文明城市最美底色。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身边好人好事,聚焦身边感动人物,弘扬社会正气,在辽源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爱家乡、做好人、传美德”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辽源人的精神风貌。每季度评选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敬业奉献五大类“辽源好人”,择优推荐“吉林好人”“中国好人”,让许许多多的凡人善举被挖掘、被发现,进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辽源市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4人、中国好人9人;省级道德模范7人、吉林好人标兵16人、吉林好人183人、“援鄂战疫先锋标兵”17人、“援鄂战疫先锋”79人;辽源市年度人物78人,“辽源好人”1009人、集体1个,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坚强支撑。
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道德模范的善行义举,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辽源市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春节道德模范慰问活动。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和文明单位宣传阵地,广泛刊播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公益广告和第七届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专题节目,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2022年4月3日,辽源市总工会机关志愿者围绕“志愿服务日”,深入长寿社区开展“春季卫生清理消杀”志愿服务活动
推动志愿服务凝聚公益能量
每个志愿者,都是文明城市一盏灯。
近年来,辽源市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动能,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辽源市8万余名志愿者、5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踊跃投身志愿服务,汇聚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社会文明提升的强大正能量。
全国道德模范任桂梅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光和热,成立爱心工作室,20年来汇聚300余人锲而不舍开展扶贫助困活动,用大爱诠释了奉献的真正涵义;民兵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慰问帮扶、环境整治、健康义诊等,用实际行动推进“军民联谊创新城同心协力谱新篇”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东丰县爱在鹿乡志愿者协会发起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帮扶困境学生200余人,投入帮扶资金20余万元,为困境儿童开启了美好未来;抗疫期间,辽源市万余名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共克时艰,演绎着抗击疫情中的非凡“大爱”……
文明是一种力量。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辽源市坚持“志愿服务日”品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进社区”“清洁家园从我做起”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辽源市机关单位志愿者每周五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昂扬的姿态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先锋,激发起辽源人民的“创城”热情,在辽源市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栈道休闲好去处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只有城市更文明,人民群众才生活得更舒适、更满意、更幸福。
自2021年辽源市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按照“夯实基础补短板,巩固深入再提升,长效常治促发展”的三年创城步骤安排,辽源市上下凝心聚力、务实攻坚,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了“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牛鼻子工程”来牵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从而促进创建工作高效运转、有序推进。紧紧围绕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以优化城市环境为先导,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主旨,统筹推进“城市双修”,完成城市道路、公园广场、滨河岸带、辽源新“四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工程,城市主要街路风貌焕然一新。
居住环境的升级,为文明创建写下生动注脚。辽源市三个主城区和公安、城管、住建等部门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提升人民大街等82条市政道路,改造老旧小区54个,施划停车泊位14500余个,非机动车泊位2000余个,更新市政设施管网44.2公里。除此之外,辽源市坚持从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入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联合集中整治,共清理占道经营5400余处,路锥杂物1200余车,各类条幅、灯箱1800余处,拆除各类违法建筑995处、58850平方米,清理小片荒恢复绿地1000余平方米,拆除、捆扎、整理空中飞线2000余米,清理城市小广告近16万处……一组组数据,彰显了辽源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托起了辽源城市文明新高度。
各县(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文明建设是“魂”,乡村振兴是“根”,要让村民真正生活幸福,就要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在移风易俗推广工程中,辽源市围绕实践善行、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等内容建立文明标准,通过下发《关于婚丧嫁娶移风易俗的倡议书》及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移风易俗先进示范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培育优良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作用,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规范办事。
推进“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结合乡村规划布局,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扎实开展帮扶攻坚活动和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截至目前,辽源市共建成国家级文明村镇12个,省级文明村镇48个,市级文明示范村238个、先进示范村177个,文明示范户2375户、先进示范户2720户,实现了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0%。
推广农村“道德银行”试点。积极探索培育文明乡风方式,将遵规守纪、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等纳入道德积分管理,推行“爱心超市”兑换道德激励奖励机制,调动了村民讲诚信、重品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截至目前,辽源市农村已建成文明实践超市77家。
城市主要街路风貌焕然一新
形成创建合力共享文明成果
文明创建,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组织开展辽源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扎实开展辽源市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开展。截至目前,辽源市拥有全国文明村镇12个、文明单位15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家庭1个;拥有省级文明村镇48个、文明单位74个、文明校园10个、文明家庭4个;市级文明乡镇11个、文明行业4个、文明单位72个、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6对、文明家庭8户。
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指数。辽源市坚持以文明窗口、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为切入点,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牵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在辽源市广泛深入开展了“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辽源市审计局、辽源市公共汽车公司、大唐辽源发电厂等15家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他们在各领域发挥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王唯健 责任编辑: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