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优质营商环境催生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2-03-14来源 :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作者 : 隋二龙 李铭

眼下,踏着吉林省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的激荡春雷,通化市项目建设聚势争先,重点工程舞动春风。

1.jpg

火热浪潮,离不开通化市上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沃土,赋能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决心、力量。

在通化医药高新区总投资10亿元的金田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各类机械车辆轰鸣共奏、往来穿梭,只争朝夕的建设场景驱走了料峭春寒。

2.jpg

“通化的营商环境完全追得上北京、天津等城市。全心全力帮助企业,‘项目专班’对前期手续全程帮代办,让我们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比原计划提早了半年。”项目推进过程中,北京金田恒业集团通化分公司总经理孙晓萌真切感受到了“通化温度”和“通化速度”。

3.jpg

企业认可的背后,是通化市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推动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通化市做实打响“通·通办”服务品牌,以“二个强化、八个狠抓”为着力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加快推进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4.jpg

在通化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沃土滋养下,通化市好帮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就实现了从简单的机构养老,到以社区养老为布局、居家养老为支撑的“智慧养老”服务企业的升级蜕变。公司副总经理陈飞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份,得益于通化市政数局的牵头与支持,公司与科大讯飞全资子公司吉林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展建设智慧健康养老软件系统平台、区域性健康养老大数据中心等,激活智慧养老产业活力。”

全力打造创新者的蓝海、创业者的沃土、企业家的摇篮、就业者的乐园,“软实力”也需要“硬举措”。

5.jpg

抢抓新发展阶段机遇,通化市坚持高位化统筹推进,建立“一组一办一专班一机制一行动”营商环境建设体系,在吉林省率先出台《营商环境建设监督管理规定》。全面落实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包保重点企业制度,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为企业纾难解困。

用“辛苦指数”换“发展指数”,建立“市级领导+部门”包保机制,主动靠前服务,通过联席会议、帮办代办、“一项一策一团队”等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涉企政策宣传。

用改革力度撑起“通化速度”,通化市政务服务时限平均压缩70.09%,即办件占比42.18%;企业开办进入小时办结全程零费用时代;水电气热报装等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2021年,通化市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位列吉林省第三;综合信用排名全国261个地级市第40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营商环境优,市场才能发展活力足、后劲强。

做活“创新”“集约”“优化”等文章,通化市狠抓电子政务基础工作,推动政务数据互联共享,“容缺办”事项266项,“全城网办”事项600项,“跨省通办”73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702项,占比99.53%;“通·通办”APP手机版注册量超30万人,浏览量超过314万人次,为群众解决咨询投诉类问题300余件。2021年,通化市数据共享工作在吉林省绩效考评中位列第二。

狠抓放管结合并重,持续深化简政放权,落实国省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市本级取消28项、新增承接183项。

狠抓数字产业发展,通化市与正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订通化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与吉林英辰科技公司达成新政务大厦数字化项目建设意向;与科大讯飞股份公司达成“智慧旅游、智慧康养、智能制造”等合作共识,签署合作协议;成立30多家数字化企业组成的数字行业联盟。2021年,通化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速24.42%,位列吉林省第二。“按照年初已确定的5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通化市政数局将以‘五化’工作法狠抓落实,倒排工期、压茬推进,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劲头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把通化市打造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通化市政数局局长杨延福说。

(编辑:王唯健  责任编辑:赵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