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大粮仓”,打造“大肉库”! 农业大省吉林正向农业强省奋力跨越

时间:2022-01-27来源 : 人民网作者 : 王海跃

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2022年1月23日上午,政协吉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吉林省进入“两会时间”。

1.jpg

政协吉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2021年,吉林粮食总产量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省第一位;新建高标准农田504万亩,率先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规模居全国第一位;率先建设‘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创新运用专项债券、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支持肉牛产业发展……”1月24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交出的 2021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成绩单”格外亮眼,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这片田野充满希望,这片热土大有可为。

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坐拥享誉世界的黑土带核心区;吉林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东部大森林、西部大草原、中部大粮仓,发展种植业、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

如何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把农业做大做强?

“807.84亿斤!” 2021年秋,丰收的喜讯从吉林这个“大粮仓”传来。近年来,吉林省着力夯实农业基础,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力量,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推广应用,为吉林省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升提供了较好保障。

2.jpg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要想取得更大突破,就要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打好种业翻身仗。”谈到如何在黑土地上筑牢“大粮仓”,吉林省政协常委李启云信心满满。

“种业是系统工程,要积极发展吉林省的配套装备产业,推进种业向多元化发展。”

“打造基于农业和食品的产业互联网集成化共享平台。”

“建立吉林省种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流的种业人才队伍。”

……

代表委员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吉林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

在稳住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为了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吉林给自己出了一道“加试题”: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让吉林现代农业发展步子更稳,冲劲更足。

去年,吉林省出台《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批肉牛养殖大县,建设100个肉牛养殖大镇、1000个专业村、1万个养殖大户,吉林省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到10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饲料化利用秸秆240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60%。

3.jpg

长春城开农投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区养殖的肉牛

向着千亿级目标冲刺,吉林省上下“干劲十足”。随后,组建了由吉林省省长任组长的肉牛工程领导小组,“牛十条”“牛专班”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而来。

一年过去了,“加试题”完成得怎么样?“开工建设肉牛产业化项目54个,肉牛饲养量达到580.7万头。”喜人的数字令人备受鼓舞。

新形势下,如何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代表委员们纷纷亮出了“金点子”。

吉林省政协常委吕爱辉认为,肉牛产业是一个中轴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并对第三产业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应当提高肉牛总量、提升肉牛质量及牛肉的附加值,加强三产联动,促进肉牛产业加速发展。

时代出卷,人民问卷。两会之上,吉林铿锵答卷!

站在新起点,吉林省确定了“启动实施‘千亿斤粮’生产工程,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600万亩以上;推动‘东黄、西红、中改良’三个肉牛产业集群建设,抓好‘吉牛’餐食品牌和业态建设”的目标。筑牢“大粮仓”,打造“大肉库”,既要用好白山松水间的自然资源,还要留住黑土地的勃勃生机,更要力争为现代农业发展立标“打样儿”。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加快把“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富民强省的标志性工程……积蓄发展新动能,描画金色“大粮仓”,吉林正在奋力书写耕耘的故事。

(编辑:王唯健  责任编辑:赵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