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潮涌好扬帆 行稳致远立潮头——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走笔(下篇)

时间:2021-12-22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辽源吉D微风

乡村振兴风光无限

从市区出发,向东驱车20公里,就到了东辽县安石镇。

尽管已是初冬,但这里基础设施施工仍在继续。

安石镇党委书记辛曙光告诉记者,去年,与镇区毗邻的朝阳村被评为“吉林省十大乡村旅游精品村”,日均接待游客过万人次,这让他意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机遇。盘点安石镇的资源优势,镇领导班子确定了“农业+文旅+电商”的融合发展思路,决定打造朝鲜族民俗街。

“依托清洁能源改造试点项目,2021年我们完成了节能改造基础工程,建设500平方米的外立面样板。”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是关键一环,有了好环境才有了发展根基。

辛曙光表示:“下一步,我们要把产业装进去,把朝鲜族饮食、服饰、民俗物品等体现朝鲜族文化特色的所有事物融进去,把小街打造成朝鲜族民俗特色商业街。目前,商户正在洽谈,已达成意向转型的商户有6家。”

带领村民打造好环境、发展好产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辽源有太多基层干部像辛曙光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辽源这片土地上描绘着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

蒋卫阳,龙山区寿山镇永治村、礼让村党总支书记。

说起自己的“官衔”,蒋卫阳笑了:“我原本是永治村书记。去年9月,镇里实施强村带弱村行动,成立永治村和礼让村党总支部,让我担任了总支书记。”  

蒋卫阳觉得,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村屯环境美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大人孩子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

他当上村书记后,先修路、整治村屯环境,再琢磨来钱道儿。

听说种反季节蔬菜挣钱,他尝试扣大棚;听说种中草药挣钱,他种蒲公英、黄芪。

2019年,市委提出“三百工程”,他发现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便和村里18名村民成立了顺阳种植专业合作社,向银行抵押了自己的公司、房产及车辆,前后累计投入1700万元,流转坡地3100亩,建设了应季特色采摘园区,栽植包括李子树等26万株果树。

蒋卫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玉米一亩地最多收1500斤,行情好的时候能卖1200—1500元钱。种李子树一亩地56棵树,一棵树接果20—30斤,一斤按5元钱算,一亩地最少出5000元钱。

现在村里除了李子树外,还有49栋大棚,种大樱桃、黄桃、葡萄等。春天赏花看景,夏秋两季采摘蔬果。如今,永治村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村。

蒋卫阳说,明年果树将全面进入盛果期,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00万元以上。眼下,他正在想方设法破解冬季游客稀少的难题,打算在特色民宿、美食、蔬果冬藏上下功夫。

乔天爽,东辽县金州乡大度村党支部书记。在大度村,他还有个特殊的称谓:“托牛所所长”。

为解决养牛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他创新提出了托管养牛模式。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托牛(所)合作社”,以“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运营管理。合作社雇用专业饲养员,养牛户向“托牛所”每头牛每天缴5块钱管理费和饲料费,合作社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处理粪肥。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养牛没场地问题,又解决了焚烧秸秆和乱堆乱放以及牛粪便地、污染环境问题,很受村民欢迎,正在被推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粮食产量今年将创历史新高,“六大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产增加值增速跃升至全省前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提升,村、组通硬化路率分别达到100%、97.4%,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每年惠及47629名农村学生;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59个行政村达到“千村示范”创建标准,县域连续两年位列全省考核一等;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年高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由2017年的2.01缩小到1.88;基层党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工作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朔冬藏瑞。2021年的冬天,辽源的乡村在盘点收获中孕育希望、放飞梦想。

营商环境赞誉不断

对于营商环境的评价,话语权在企业。

11月5日,在东丰县三合乡中国·吉浙东丰松籽产业园项目建设办公室,总经理张译元的一句“事实证明,我们选择辽源、落户辽源是对的,我们愿意为辽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充分表达了他们对辽源的认可,对辽源营商环境、办事效率的认可。

中国·吉浙东丰松籽产业园项目当年批复、当年征地、当年建设、当年招商,项目进度是原计划的185%,其效率令人惊叹。而项目负责人隋成宇则认为“高效率源自好环境,是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建设决心。”

与隋成宇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辽源汽车商贸物流特色小镇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宇。

“汽贸小镇落户辽源三年了,三年来我们一直在投入、一直在建设。说心里话,真的是缘于对辽源这座城市的认可以及对这里营商环境的认可。”

自项目落户以来,李晓宇全程参与了征地、建设、招商及运营管理全过程,他清楚地记得每次遇到困难时,市、区两级领导怎样率队赴现场实地调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分析原因,找到破解办法。  

李晓宇对此感触很深:“如果单纯为了赚钱的话,我们一期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商铺售出率达到95%,即使不再做,我们钱也挣到了。之所以一直在投入、一直在建设,实实在在是想做点事儿,也觉得辽源这样的氛围适合做事儿。”

肖峰,吉林天圣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吉林双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2019年,他所在的浙江天圣控股集团在东辽县投资建厂,他受集团委派负责新厂的筹建、运营。

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到东北投资建厂,肖峰最初对自己要面临的工作环境有诸多工作,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东辽县委、县政府从未把他当成“外来客”,而是实实在在的“家里人”。

他们相信肖峰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想事做事的决心,聘请他担任项目所在地——安恕镇曲家村第一书记。2020年,他还当选了辽源市人大代表。

在肖峰看来,这是辽源人的赤诚,这样的赤诚决定了辽源的营商环境。他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基层村干部作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带领曲家村老百姓一同致富奔小康,让村民的生活富起来、腰包鼓起来。

曾有人将优化营商环境比喻成发挥“暖巢效应”,这一说法很贴切,但这个“巢”并非只暖给外来投资商,本地企业家同样也可以感受到暖意融融。

段成军,吉林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眼里,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各相关部门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在企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能够及时伸出手拉一把。

段成军说,2020年,他们企业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吉林省博大伟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难求。用他的话说:“好院校毕业的,专业知识过硬、能力水平强的都奔着铁饭碗使劲,咱是真争不过呀。”

他告诉记者:“后来是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特事特办,招收到他们需要的人才可以享有事业编制,待遇由市财政负担。这样一来,我们研究公司一下从‘冷馒头’变成了‘香饽饽’,当年就来了4个名牌大学毕业生。”

在市政数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强化市场要素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印发《招商引资践诺问题走访排查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政府诚信建设,市里还组成联合走访排查小组,深入东丰县、东辽县、龙山区、西安区和开发区,对“居然之家”商业综合体开发、汽车改装公司等18个项目和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招商项目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违法违规、违约毁诺问题,广泛征求对我市改善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循法守正笃实、打造诚信辽源。随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辽源的营商环境赞誉不断。(张英 王茵)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邢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