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中院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12-21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人民群众口中“大山里的巡回法庭”是如何炼成的呢?

赶集是山区农村的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抓住这个契机,通化县人民法院二密法庭在驻地以外的6个乡镇设立了6个巡回法庭,办公地点设在集市的醒目位置,及时受理并审理各类民事、经济案件,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并不失时机的进行法律宣传。

今年3月15日,光华镇6位参农为索要人参款19万余元,同某参茸公司经理刘某在集市上发生冲突(该公司已停产),这6人招集了20多位农民准备哄抢公司的设备及原材料,该公司的10余名工人也聚集起来与之对峙。

二密法庭全体人员闻讯后在光华公安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及时制止了这一触即发的械斗。疏散了群众后,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法庭依法查封了参茸公司的设备、原料,同时受理了这六案,并依法当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当晚8时多,六案全部达成调解协议,旁听群众无不称赞法庭的办案效率,当事人也非常感动。一个月内,该公司全部履行了义务,“日结六案”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久而久之,该庭把立案窗口前移到乡镇、把巡回办案延伸到村屯田间地头和当事人家里,形成了“立案到乡镇、开庭在村屯、调解进家门”的创新模式,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高效快捷化解了民事纠纷。

截至目前,该庭审理各类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95%、调解、撤诉率为91.6%,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均为100%,案件平均审限仅为13天。

教育整顿以来,通化两级法院加强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巡回审判,还探索实践车载法庭、假日法庭等机动灵活的巡回审判模式,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便利司法的需求。

5月21日,集安市法院的“车载法庭”深入大路镇爬宝村,巡回审理原告王某黄某诉被告刘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

经过1小时的审理,促使双方当事人初步达成调解意向,被告表示愿意在庭审后协商还款具体事项。

“法院的服务太好了,巡回法庭开到我们家门口了。”“太厉害了,现场调解当场达成协议”……围观群众感慨地说。

法槌起落,敲响了和谐与公正,解决了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

巡回法庭、车载法庭的背后是教育整顿期间一个个基层法官工作的缩影,只为让司法的公平正义到达每一个角落。(姚昊昱 李响)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邢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