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今,通化市先后召开2次府院联席会议,将府院联动由“一府一院”升级为“一府两院”大格局,府院联动化解行政争议覆盖多部门多领域。
建立健全联动行政化解行政争议机制。通化市政府与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制定《关于府院联动服务和保障“十大行动计划”顺利推进的意见》等7个文件,建立了9项联动机制,市检察院制定《通化市检察机关“加强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并与市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在行政复议中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意见》。通过文件的方式,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为府院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法检司法审查和调查核实专业优势,源头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
扩展形成社会治理联动新格局。府院各方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争议化解、重大项目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共同会商,合力攻坚,形成联动新格局。法院与司法、人社、工会、仲裁、银行、保险等部门联合出台多个诉调对接意见,促进法院主导型解纷机制向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转型,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政府法制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整合,建立依法行政网状共建格局,依托重大矛盾纠纷府院联动处置机制、行政争议多元解纷机制,通过“两个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中心及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同时依托市区两级法院的“两个一站式”建设,积极引进各类社会调解力量开展纠纷实质性调解,主动参与党委政府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以“法庭+”模式积极参与推动“无讼村屯、无讼社区”建设,健全“百姓说事、法官说法”工作机制,打造家事审判、金融审判、“道交一体化”等专业化、类型化调解平台,努力推进多元化解、不断完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形成政府执法机关主导监管、司法机关提高保障、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承担社会主体责任、提升公众法治意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孙海波 李洪利)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