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舞台”与辽源市京剧团

时间:2021-12-14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辽源市档案局

西安县设制建县以后,人口迅速增加工商业繁荣兴旺。随着各行各业的涌入,文化娱乐业也悄然兴起。最早是专业茶园戏演出,人们坐在茶园里,一边喝茶一边听戏,很是消遣。1908年3月,关内的河间府一个河北梆子戏班,在班主王盛林带领下来到西安县,住在西市场东侧李云峰的“谢福堂”大车店,并在大车店院内搭起个大茶园。使用草皮编帘子固定做围子,杆塔起脊,以布为棚,设有木板条凳,内设化妆室和舞台,可容座四百余人,演戏很火爆。

西安县的商人孙百祥看好了这个商机,便呈请开设茶园演戏。一时间西安县城内茶园多了起来,生意一度很红火,先后有同乐茶园、恒玉茶园、福安茶园、守乐茶园等十余家。著名艺人杨茂春、刘维庭、梁颜宏等都曾在此演出过梆子和京剧,直到“日升舞台”的出现,京剧在西安县才逐渐兴隆起来。

高宝利是山东“富连成”科班的大师哥,主功长靠武生,外号叫“活张飞”。娶妻金凤兰,金凤兰的父亲是日本人泽村善仗,早年来中国,娶中国妻谢氏,在西丰县开办“金家戏园”。1930年,高宝利应邀到“金家戏园”演戏。被招为快婿,为此,高宝利取艺名金玉林,带领戏班常驻西丰演出,号称“金家班”。

1936年5月15日,“金家班”来到西安县,在西市场已停业很久的同乐茶园演出。金玉林以超常的技艺博得观众,轰动了西安城,演出场场爆满。金玉林看好这个同乐茶园,要在这里再办一个戏园。于是他妻子金凤兰找到驻西安县的日本指挥官大山,请求给予照顾。很快办好开办戏园的相关事宜,金玉林开始修建翻新同乐茶园,经过几个月修缮,使同乐茶园小有规模,具备了现代剧场的雏形,取名“日升舞台”,后来西安人称之为“酱杆儿楼戏园子”。金玉林有了自己的演出场所,便重新组建戏班,又请来了一批演员、琴师和鼓佬,戏班有40多人。

   1936年8月,“日升舞台”开锣唱戏,金玉林带戏班演出了一个月的好戏。演了《八大锤》《铁公鸡》《挑滑车》《长坂坡》《驱车战将》《斩京堂》《失空斩》《四郎探母》《徐策跑城》等50多出戏。盛大空前的演出,赢得西安百姓的喜爱。

从此,“日升舞台”在西安县落地生根,京剧艺术也逐渐兴旺起来,占据了整个演出市场,非常火爆。金玉林也成为享有盛名的大武生,远近闻名。

后来,又吸纳青衣刘梅霞、老生宋久龄、曹永芬,丑角马文贵等许多京剧名伶加入“日升舞台”,不断壮大戏班的演员阵容。

著名梅派青衣梁忆梅、余派女老生孟幼冬、海派名角宋九龄、“八岁红”京剧盲艺人王汇川、关东“活猴”筱九霄等名角都到“日升舞台”献艺演出。

“日升舞台”戏班也经常到西丰、海龙、东丰、四平,以及西安县周边的城镇巡回演出。1944年6月,金玉林带戏班去西丰演出回西安县的途中,行至现辽源市梨树河连心桥处,拉演出用具的汽车翻车肇事,金玉林受严重内伤去世,年仅36岁。

金玉林去世后,“日升舞台”的日常业务生意,一直由金玉林岳母金谢氏和遗孀金凤兰经营。不久,京剧名家赵秉南来到“日升舞台”,成为“日升舞台”挑大梁的京剧老生演员,后来娶了金凤兰为妻。1946年至1947年,“日升舞台”生意有些萧条,到1948年却发生了重大转折。

   1948年1月,西安县委民运部部长黄儒汉在二道河子区搞土改时不幸牺牲。为了纪念黄儒汉同志,将西安县委宣传队更名为“儒汉剧团”,陈放市长为名誉团长,李岱为副团长主持工作。同年,儒汉剧团接收了“日升舞台”的班底,吸收赵秉南、金菊芬、任福贵、马文贵等演、乐员加盟。为配合中心工作,儒汉剧团排演了《九件衣》《仇深似海》《边疆恨》《父子争先》《小女婿》等京剧,在观众中影响很大。

1952年,儒汉剧团更名为辽源市京剧团,赵秉南任业务副团长,又先后聘请青衣花旦高永秋、刘梅霞,老生陈士良、文武老生于仲柏,架子武花脸崔湘亭、郭庆兰和冯宝林,还有武生杨月樵,铜锤花脸高声远,刀马花旦雯似彧,琴师司鼓苏顺奎、赵连成及琴师兼编剧陈国珍等京剧名流加入剧团。

杨月樵的猴戏、雯似彧的《无底洞》、赵秉南的《失空斩》、陈士良的《十道本》《乌盆记》等艺术魅力感染和影响着辽源的观众。

剧团编创的十八集连台本戏《青衣女》,每集演出一个星期。创编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等拿手好戏轰动长春、哈尔滨、沈阳等东北各大城市。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是辽源市京剧团演出的黄金时期。剧团多以创编演出大量现代题材的剧目为主。编排演出了现代京剧《血泪英雄》《唇亡齿寒》《詹天佑》《徐秋影案件》《火烧望海楼》等,特别是1957年,由陈国珍、田英、赵秉南创编的现代京剧《智擒惯匪座山雕》。参加吉林省现代戏汇演一举夺魁。演出盛况空前,场次近千场,观众多达69万余人次。先后走遍东北各大城市。1963年这个戏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1957年11月,《智擒惯匪座山雕》在哈尔滨道里黑龙江评剧院演出。与上海市京剧院《赵一曼》剧组相遇,便互相交流了剧目。后来,上海市京剧院将《智擒惯匪座山雕》改为《智取威虎山》,成为轰动全国的8个样板戏之一。

七十年代以后,辽源市京剧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批青年演员涌现出来,登上舞台施展才艺。创作和演出了现代京剧《海岛女民兵》《杜鹃山》《盘石湾》《八一风暴》《陈毅出山》和《于无声处》等很多好剧目,繁荣了辽源的文化生活,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和热烈欢迎。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曾称赞辽源市京剧团是“排演现代戏的排头兵”。

辽源市京剧团经过了40余年的发展历程,1987年,与辽源市地方戏团合并,重新组建了辽源市艺术团,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邢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