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时总是很困惑,葡萄酒明明是酿出来的。其实,葡萄酒是“七分原料,三分酿造”,可以说葡萄种植基地才是葡萄酒的第一生产车间,葡萄酒的质量取决于酿酒葡萄的品质。
作为有着“中国葡萄酒之乡”“葡萄酒城”美誉的通化,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曾是开国大典和国庆十周年唯一指定用葡萄酒,被誉为“红色国酒”和“国庆酒”,见证了新中国诸多的辉煌时刻。值得一提的是,通化产区葡萄酒是用中国本土葡萄品种,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的酿酒师,采用中国的酿酒技术,酿制的真正的中国葡萄酒,是真正的“中国味道”。
从赤道到北极,北纬40°是全球顶级葡萄酒最理想的纬度。而通化正位于北纬40°—43°之间。这里群山绵延、水系纵横、土质肥沃、光照良好,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了野生山葡萄生长的绝佳之处。这里夏季最高气温36摄氏度,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2.5摄氏度。山葡萄生长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不仅可以良好地生长,而且因为寒冷抑制了微生物生长,使山葡萄很少有病虫害。秋季时,昼夜温差极大的林间气候,有利于色素物质的生成。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为酿制、储存冰葡萄酒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天然环境。
目前,通化市葡萄生产面积已发展到5.16万亩,产量5.8万吨。山葡萄基地主要集中在集安市和柳河县,主要有公酿一号、双红、双优、左优红、北冰红等山葡萄品种。全市葡萄酒生产企业60户,企业户数和产量均占全省一半以上。
鸭绿江河谷产区地处“吉林小江南”集安市,为湿润性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是吉林省积温最高、无霜期最长的地区,年积温达3208摄氏度,无霜期达150-170天,山葡萄果实可以充分成熟。优越的气候、土壤和生态条件,使集安鸭绿江河谷成为中国山葡萄的最优势产区。优质好酒离不开好原料,由中国农科院特产所选育的“北冰红”在集安鸭绿江河谷地区种植推广,现已发展到5000亩的规模,山葡萄基地达到2.1万亩,年产量2万吨。“北冰红”山葡萄不仅是生产冰酒的最好原料,也是通化产区最优秀的山葡萄品种之一。鸭绿江河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山葡萄冰酒优势产区。
有着“中国优质山葡萄酒之乡”美名的柳河县,以“民族、特色、差异化”为发展方向,制定鼓励政策,支持农民在退耕还林地块种植葡萄,鼓励乡镇发展葡萄种植基地。通过打造“通梅公路30公里山葡萄产业发展走廊带”,推动了山葡萄产业快速发展。“柳河山葡萄”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柳河山葡萄”和“柳河山葡萄酒”分别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通化市高度重视葡萄酒产业发展,参与编制了《吉林省鸭绿江河谷带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通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葡萄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形成集种植、生产、研发、旅游于一体的高端葡萄酒产区。一直致力于“中国味道”葡萄酒事业的通化人,依托集安鸭绿江河谷和柳河葡萄种植基地的优质葡萄原料,让通化葡萄酒企业得到快速发展,让通化山葡萄酒产区迅速成长为国内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近年来,通化葡萄酒产品在各类世界顶级酒类大赛中荣获金奖56个,银奖铜奖70个。作为“世界的中国风土,中国的民族产业,吉林的文化品牌,通化的城市名片”,通化正在向“中国顶级冰酒产区、世界知名山葡萄酒产区”昂首迈进。通化“种”出来的葡萄酒,一定会把沁人的“中国味道”留香于世界大家庭的高脚杯中。(马清君)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