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之一——为群众谋福祉 共创幸福家园

时间:2021-11-22来源 : 中国网吉林作者 : 净月高新区福祉街道

众所周知,“群众事情无小事”,面对基层工作,长春市净月高新区福祉街道以“守初心、践行动、办实事”为工作思路,以建设打造美丽社区、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在基层工作当中的处理办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针对辖区内老旧散弃小区管理难的问题,在街道党工委整体统筹之下,各个社区积极为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和群策群力多元共治,解决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改善部分弃管小区的卫生环境等问题,并充分发挥“三长”作用,让群众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升,形成共创幸福家园的良好氛围。

潭北社区:修建畅溪园,为群众谋福祉

潭北社区党总支根据辖区人口及特点,在认真调研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居民有更好的休闲场所,社区党总支经过多次设计和沟通把荒弃多年的净苑北沟清理出来,维修了人行步道,设置了文化宣传长廊、休闲亭、实木甬道、添置了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变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畅溪园”,使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代表人物:姜兴州

居住小区:文韵小区

2020年9月,文韵小区原物业公司撤出,小区变成了弃管状态。业主们开始随意搭建、砍伐树木,使得邻里之间互相争吵,民警同志也多次来到小区进行协调,但是只是治标不治本。

在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姜兴州自掏腰包购买了清扫工具,自己一个人开始清理楼前的卫生,一段时间之后,姜兴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者小区内的其他老同志,于是经过协商,最终由退休老同志们组成了一个8人小队,每一个人负责一栋楼,开始负责小区内的卫生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小区内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8人小队”的默默付出感染着小区内的年轻小伙子们,大家自发组成了自管团队,开始义务的清理鱼池,种植树木,清理车库……

随着小区内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邻里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地变得和睦,最终在社区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小区在2021年重新聘请物业。

潭西社区:找准诉求点,办好群众“急事”

潭西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下,一直以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为工作出发点,长期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寒冬送温暖”等实践活动,为26户困难居民实现了微心愿,为低保户、退役老兵等家庭46户73人送去价值1000元的米、面、油。不仅在物质方面提供帮助,也在精神层面满足辖内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居民从家中走出来、玩起来、乐起来。比如社区开展春节包饺子大赛、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演出活动、社区精心挑选趣味娱乐方面运动节目,让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活动,让双方在活动中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代表人物:毕文喜

居住小区:月潭家园小区

毕文喜——人称毕大爷,一名具有4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2007年搬入福祉街道月潭家园小区。2018年月潭家园小区物业撤出,由于变成了弃管小区,百姓们怨声载道,毕大爷找到了当时社区书记进行沟通,建议修缮小区内的环境,最终得到了管委会资金、街道和社区的大力支持。

在小区整体改造期间,毕大爷和其他一些退休的老同志,进行明确分工,监督施工方,在铺设道路的时候,他们一直跟着施工方直至深夜,遇到下雨天,一些老同志将自家的塑料布拿出来,遮盖住铺路的材料和设备,就是为了能够给小区的居民们带来一个质量过关的道路。

2019年小区整体改造项目成功完成,小区中间的花池被改造成1800平方米的游乐场,并且还修建了新的停车场,小区焕然一新。

在福祉街道党工委的统筹管理下,各个社区的领导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们默默付出,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却是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细胞”。这些小事儿汇集到一起,让生活在净月福祉街道,变成一件特别幸福温暖的事儿。(/摄 王唯健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邢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