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每年设定不同主题,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省上下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取得了良好社会宣传教育实效。
今年12月2日,将迎来第十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根据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统一安排,确定今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
日前,省公安厅交管局组织部署全省交警部门共同做好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月活动,时间从11月15日开始至12月14日结束。
抓住“三方平台”,扩大宣传影响
传统媒体。各地交警部门将积极加强与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合作,开辟专栏、举办活动、设立栏目,科学安排主题宣传活动内容。
新兴媒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精心制作“全国交通安全日”“守法规知礼让”等主题宣传标语,广泛发布短视频、新闻稿件、图片等122主题宣传内容。
阵地平台。在客运场站、窗口单位、高速公路服务区和行政村出入口、村委会、劝导站等场所部位,摆放、张贴、悬挂关于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LOGO、宣传展板、主题海报、宣传条幅、宣传标语等。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站场和城区道路两侧的电子显示屏以及村镇广播、楼宇电视、手机短信平台等,适时发布短视频、图片和安全提示信息、预警信息、典型案例等。
推介“三块内容”,深化宣传实效
集中宣讲。各地交警部门将组织动员广大交警、辅警深入到运输企业、乡镇村屯、街道社区、中小学校,开展集中宣讲活动,面对面讲解交通安全常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现场解答疑问、互动提问、趣味引导、播放视频等方式,有效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加强防护的能力水平。
曝光提示。结合低温、多雪等极端天气多发的实际,通过微信公众号、社会新闻媒体、微信群等,做好路况信息、气象信息、驾驶技巧等方面警示提示工作,持续加大社会面宣传教育力度。汇总一批本辖区违章次数较多的公路客车货运企业、旅游客运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和车辆,向社会公布曝光批次名单。
正面宣传。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全面展示交警工作成果,推介优秀典型代表,树立队伍良好形象。开展“最美交警”“最美司机”“最美窗口”“最美两站两员”等评选活动,精心收集感人事迹、精彩瞬间、爱民故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盯紧“三大群体”,提升宣传水平
驾驶群体。冬季驾车,守法规知礼让是重点。各地交警部门将组织警力深入到运输企业、快递企业、送餐场所和驾驶员培训学校,全方位开展冬季驾车注意事项等宣讲活动,讲解典型事故成因,播放事故警示视频,分析交通违法成本,警示教育广大驾驶员群体切实做到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每一天。
学生儿童。结合“进校园”活动,广大民警将深入到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趣味讲解”“互动体验”“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引导在校师生培树“关注交通、安全出行”的正确习惯。
老年居民。广大民警将走进社区、敬老院、养老所等地,向广大老年人讲解过马路、驾乘机动车等应重点注意的安全事项。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品,现场播放交通事故案例,讲解交通安全重要性,引导老年人时刻关注交通安全,出行做到守法规、知礼让。
创新“三项活动”,拓展宣传空间
线上宣讲。鉴于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开展现场主题宣传活动不具备条件的支队、大队,可组织民警广泛开展线上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微信、抖音、快手和互联网等线上传播、交流、沟通的优势作用,刊发、转载、分享各类交通安全的视频、图片、文字,条件成熟时可组织开展讨论交流,最大限度增强交通参与者牢固树立交通安全人人有责的主体意识。
线下劝导。疫情形势平稳的地区,可适当组织热心公益市民分散走上街头,积极开展交通劝导、违法纠正、路面宣传等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劝导路人守规礼让。
监督举报。已经开通“举报交通违法随手拍”功能的城市,要大力倡导市民运用手机等载体,注意发现、积极举报机动车闯红灯、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等交通陋习,对于举报者、监督者应适当给予物质、精神奖励。
(编辑:刘育 责任编辑:邢程)